1121128劍龍稜-煙囪稜
基本資料:
所在縣市:新北市瑞芳區。
參考行程:南新宮起登,勸濟堂下,路程約6-7公里,費時約4-6小時,海拔落差700公尺。
停車場:南雅漁港停車場25.120963, 121.888243。金瓜石勸濟堂停車場25.111947, 121.859787。
登山口:台2線81.3K,南雅社區南新宮(25.120682,121.887738)。有厠所,登山路徑沿途沒有厠所。
交通:
自行開車,可於南新宮對面之南雅漁港停車場停車,行程結束再由勸濟堂搭計程車返回南雅漁港(車程約15分鐘)。
![]() |
實際行走路徑圖 |
實際行程:人數13人,天氣晴。
車程:07:00台北-46.7k,50min-07:50南新宮-6k,14min-08:05勸濟堂,A車停勸濟堂搭B車下山-6k,15min-08:30南新宮,B車停南雅漁港停車場。
路程:GPS記錄6.7K,費時7hr2min,爬升790m,下降522m。
09:05南新宮起登-(南子吝步道整修中,改道濱海旁產業道路25.119616, 121.889579)-09:08過柵欄,轉左側土徑--09:15轉左側小路--09:20南子吝東南峰三角點--09:31三岔路口,接原來路徑--09:38下切溪谷--09:47溪谷--10:07上到稜線--10:41指示牌,劍龍稜起攀點--11:38,381峰--12:07下撤點拉繩--12:40,555峰--13:29鋸齒峰--13:51,V型缺口下山,往茶壺山登山口-(腰繞茶壺山)-14:59祈堂路,茶壺山登山口,有流動厠所-(右轉往煙囪稜)--15:08左側往煙囪稜小徑(25.110292, 121.866722)--15:19哈巴狗岩--15:28煙囪井--15:57小徑接祈堂路(25.111275, 121.863596)--16:08勸濟堂。
三年前的11月,重回登山的行列,夥伴帶隊走無耳茶壺山、半屏山,就是這裡。從此與夥伴相約三至六人開始一連串的登山活動至今。今天是頭一次參加其他登山社群,相對比較大型的登山隊伍活動一行13人。這一條路線曾經走過,有挑戰性,很值得在芒花季節來這裡,這回有達人帶路可以從煙囪稜下來,網路上的資訊,這一小段的芒花景觀很可觀。
集合地點在南興宮,各自選擇交通工具09:00集合,我們這一小組6人有二部車子可以做AB車組合,A車先放人在南興宮再上勸濟堂搭B車回南興宮,B車到南雅漁港停車場停車,這樣走到勸濟堂就有車子搭下山。
A車07:00從台北出發經高速公路,車流稍多,但還算順暢。比預期早了半小時到勸濟堂,B車也一樣提早到達,我們這一組提早半小時到南興宮。
09:00大夥準時出現集合地點,因為南子吝步道整修中,要改道產業道路接山徑,由主揪領隊帶路,越過一處私有道路欄桿,左側就是往山徑的泥土路,再走一小段後左側出現有挷登山布條的小徑,路小草長不容易看到,從這裡開始走約半小時可以接到原來的登山路線,途中會經過一個三角點南子吝東南峰。不久就要開始下切到溪谷,路面濕滑小心通過。下到溪谷,溪水水位稍高,為了不弄濕鞋子,大多數夥伴脫下鞋子涉水通過。
![]() |
越過私人道路往左行 |
![]() |
三岔路口,接到原來路徑 |
接下來是今天第一個難關,拉繩上攀到稜線,這一段不算短的距離對初次跑山的人是一個考驗,拉繩的技巧與踩點選擇同時考驗臂力與體力。同行夥伴有新手,熟手與老手,領隊與一位老手照顧3位新手,熟手的我們就自理。好不容易新手克服體能上的限制,全員上到稜線平台大合照,短暫休息後再度分組各自往前推進,自此開始在稜線上移動,體能不是問題,但心理素質要夠堅強。
![]() |
這個牌子有誤,起攀平台沒錯,下方的路徑標示錯了 |
今天天氣非常好,有陽光但不熱,偶有強陣風吹過,在稜線上要小心,這一趟路吹走了二位夥伴的帽子。稜線上的展望非常好,幾乎處處都是景點,有不少在稜線上的獨立石,是拍網美照的好地點。也有幾處裸露感很大的困難點要克服心理障礙,還好幾位新手雖然走得很辛苦但也都通過了。
11:38抵達381峰,再度全員集合拍大合照,若體力無法負荷,在往前一小段路有下撤點,沒走過但聽說也不好走。領隊說新手若不有適,會帶他們走下撤點,我們就自行往前依原計畫走到勸濟堂。結果合員都通過了下撤點。
12:40到達555峰休息,這裡有較大的腹地與樹陰,是大休的好地方。555峰之後為鋸齒稜再接半屏山或往茶壺山下山,只剩2小時的路程。非假日的今天遊客少多了,通過困難地形等待的時間較少,在稜線上曝曬的時間也少,到現在用水量不多大約500cc左右,還有大約1000cc的水可用。飲用水在走劍龍稜是很重要的,你永遠不知道多久可以下山,因為通過這些地形人的影響很大,只有一條路,若有人遲遲不敢走,後面的人是無法超越的,勉強超越會造成雙方的危險。一路上先遇上一隊剛退伍的同袍一起相約爬山,一人大腿抽筋困難於行,我自己也常抽筋,所以都備有食塩與BCAA隨時救急,這回就幫了這一位年輕小夥子與同隊的隊友。
從555峰再出發後,開始走鋸齒稜往V形缺口移動,鋸齒稜比劍龍稜難走,困難地形不易通過,中間有一個鋸齒峰的路牌,風大曝露感十足,夥伴的帽子在這裡被吹走。這裡是最後一道關卡,通過了不久就是V形谷下切路段,下攀手要拉穏,腳要找到踩點再交互移動手,需要技巧,比較一吃體力。
下完V形谷,要與新手組告別,他們走傳統路線回勸濟堂,我們要往煙囪稜前進。茶壺山進去過了,而且遊客比較多,這次腰繞通過,一路來到祈堂路,在這裡左轉往勸濟堂,右轉才能接到往煙囪稜的小路。入口並不明顯,有人帶路容易多了,這一段路算是走在芒花叢中,現在芒花盛開,陽光正好,美景處處,拍照都顯示不出眼見的美。其次是煙囪道,廢棄的煙囪道有一人高,是原來煉銅礦場的排煙設備,據說有毒,走入煙囪中時大夥速速通過。站在煙囪上頭往海上望去是不錯的展望點。這一小段路走走停停拍照,也花了50分鐘,接上祈堂路,順路下山16:08就到了勸濟堂,完成第二次的劍龍稜。
![]() |
往煙囪稜入口小徑 |
![]() |
哈巴狗岩 |
![]() |
煙囪口 |